close

所以者何?我相,即是非相;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是非相。

 

所以者何?自問上文無字之所以然也。我相下,自答自釋。意謂適所言無,非對有說無也,乃

絕對之無。所謂四句皆無,亦即一空到底。何以言之?因此人非是見得我人眾壽實有而能無之

也,尤非滅卻我人眾壽而後無之也,乃能見到我本緣生幻有,當其現幻相時,即是非有,故曰

我相即是非相。

 

此句明其非於我相外別取空也。其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即是非相,理亦如是。大論云:「眾

生所著,若有一毫末可有,則不可離;以所著處,無如毛髮許有,故可離也。」此意是說一切

皆是幻相,本無毫末許是真實有者。正明其有即是空也,所以可離。譬如翳眼見空花,花處即

是空處,何必滅花而別取空。翳淨則花自無,此亦如是。

 

約性而言,若解得一真法界,則本無差別,本來常恆,那有我人眾壽諸相;約相而言,若解得

五蘊本空,則知當其現我相時,便是空時,故我相即是非相也。而人相及一切眾生之相,亦莫

非五蘊假合,本來皆空,故人相眾生相,亦即是非相。所謂壽者相者,因其相續未斷,故成此

相。其實既曰相續,可見是念念遷流,剎那生滅,非壽者相即是非相乎?

 

此人信解受持而能如是,便具三空之慧矣,亦復四句俱離矣。何則?若未能洞徹我人眾壽本是

幻相,非有現有者,雖能不著,乃是勉強抑制,亦即對有之無。見地既未真,不但用功費力,

而根株猶在,斷靠不住。且縱能抑制不懈,亦是法執。如楞嚴所云:縱令內守幽閒,亦是法塵

分別影事,是也。其病在一守字,有所守,便有所執矣。何故如是,見未徹底故。今此人既徹

見我人等相即是非相,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。有即非有,故見如不見。雖萬象紛紜,

胸次泰然。則不待抑制而彼自無,何所用其守哉?無所守,則無所執,是無法相也。

 

且不但法空而已,我相即是非相,可見其非於相外而別取空,是亦無非法相也。豈非并空亦空

乎?人空、法空、空空,是為慧徹三空。故此科標題曰不著空也。此人真是大根器,以其能一

空到底,不是枝枝節節用功的。

 

前又謂之四句俱離者,何謂也?如上科不著有,此科不著空,是明離有離無也。而曰我人四相

即是非相。既曰即是,可見此人并非將有無看成亦有亦無,非有非無,隔別不融,乃是見到有

即是無。則其智慧已徹,空有同時,豈非四句俱離乎?自性清淨心,本離四句,無相不相,絕

待圓融。此人今既超乎四句,不空而空,空而不空,圓融無礙,便是契入實相性體矣。故曰則

為第一希有之菩薩也。下科正結顯此義。

 

摘自 金剛經講義 江味農居士 遺著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演益 的頭像
演益

入佛知見

演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