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十二)願得妙衣具

<藥師經>云:「第十二大願,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諸有情貧無衣服,蚊虻寒

熱,晝夜逼惱;若聞我名,專念受持,如其所好,即得種種上妙衣服,亦得一

切寶莊嚴具,華鬘塗香,鼓樂眾伎,隨心所翫,皆令滿足」。

 

這一願,有兩個意義:

一、對貧窮無衣服的人,使之得到衣服;

二、有些人喜歡裝飾堂皇美麗,點綴景緻,增加生活興趣。佛隨眾生之意,亦

方便引導,所謂「先以欲鉤牽,後令入佛智」,便是這種善意。

 

衣服有兩種作用:一、衣可遮避寒涼、暑熱、蚊蟲等侵襲,不能安睡,以做衛

生的工具;二、衣以遮蔽身體的醜陋,如果不穿衣裳,那還像個什麼?像個原

始茹毛飲血的野蠻人!

 

現在科學進步,西方人早以文明自居,但弄得今日許多男女坦胸露背,光著大

腿,甚至脫衣不穿,你看這到底是文明?抑是回返原始不穿衣服時代的野蠻?

因此一個有禮貌的人,必須衣冠端正,不失斯文。所以藥師此願,一方面是救

濟貧無衣服的人施以衣服,一方面亦為衣服莊嚴身體,合於人類道德的禮貌。

尤其是現在那些用青白眼,大小眼視人的勢利鬼,「先敬羅衣後敬人」,故藥

師佛要願眾生「得種種上妙衣服,亦得一切寶莊嚴具」,是很有用意的。人心

是不足的,有些有了錢的人,又想用種種首飾、鑽石、白金、古董、花瓶、華

鬘等等來點綴房屋,裝飾身體,所謂「富潤屋,德潤身」,亦是人之常情。藥

師此願,正是為應付現實社會這一類的眾生所需要而發的。

 

在這裡,我們還要知道。藥師十二大願,都為利益現世的人民,如依其法修習

,都可以如願所求得到成就的;不過你要保持長久,還是要靠自己平日做工夫

,修善行,有恆心。若是求得富貴等即樂而忘形,忘了行善,雖然求得,不久

亦會失去的。這是有無福報的問題,福至心靈,萬事如意,福衰運去,什麼災

禍都隨之而來了。

 

佛經中說,昔有一人求財,誠心不斷地求了十二年,財神也給他的誠心感動了

。問他到底祈求什麼?他說拜財神,自然求財。財神就賜一個寶瓶給他,可以

要什麼有什麼了。他把寶瓶擺在廳中,要錢瓶中就出錢,要寶瓶中就出寶。於

是他起高樓、買田地,極盡一時富貴之樂,引得千萬人羨慕,大家拍他的馬屁

,認為與他結交做朋友是光榮的。他既有錢,又有人恭維,天天請酒跳舞,引

以為榮,把持戒修善的事情都忘到九霄雲外去了。一天正在花天酒地,大跳其

搖擺舞,一個不小心,腳尖跌碎寶瓶,一切華屋寶物,頓時消失淨盡,結果還

是窮光棍一條。

 

這個故事寓有佛理,亦寓人生意義,修習藥師法門,或修習一切佛法的行門,

都要注意這個寓意才好!

 

竺摩法師講述

文章標籤
藥師法門 藥師琉璃光如來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演益 的頭像
演益

入佛知見

演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