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偈。
非聚集故集。非唯是一喻。聚集處非彼。非是差別喻。但隨於音聲。凡夫取顛倒。非無二得
道。遠離於我法。
合云。此頌世界無住義也。聚集者。和合義。言如上所說。微塵尚無。說誰聚集。故曰非聚集
。正以非聚集故。無妨假立名字。說聚集也。非唯是一喻者。謂此聚集之法。非唯是一法之喻
。以一切聚集之法皆同此故。聚集處非彼者。謂聚集之處。得世界名。非彼微塵。云何非彼微
塵。以微塵是差別之喻。喻一切可作之法。此是總相之喻。喻一切聚集之法。故曰非是等也。
若但隨於音聲。聞說微塵便執微塵實有。聞說世界便執世界實有。是為凡夫執取。於無我中計
我。無法中計法。故以顛倒名之。若解二者俱非。則真空無二。當下得道。以能遠離於我法執
故。
按上文詳示降心中。佛以一切諸見。束為斷常二見。二見不生。一切皆盡。是為決定降伏。此
中乃以一切諸法。束為依正二報。
二報不住。一切俱空。是為決定安住。總結住心無住竟。
三結歸問意二。一結歸云何降心問。二結歸云何住心問。
初
準前兩番請問。皆以住心在前。降心在後。兩番開示。皆以降心在前。住心在後。其意蓋以妄
心久熾。覺心乍興。乍興則力微。久熾則功著。功著則降不容緩。故在前。力微則住不宜速。
故在後也。今當開示已竟。承上義便。故亦先結降心。後結住心。
文二。一拂我顯無。二拂法結問。初二。一問答拂我。二徵起顯無。
摘自 金剛經新眼疏經偈合釋 清 釋通理法師 講述
全站熱搜